地产大亨特朗普重返白宫,雄心勃勃要用他的“交易的艺术”重塑世界秩序。他挥舞关税大棒直指中国,又试图在俄乌冲突中扮演调停者渔利。谁知,现实远比剧本复杂,上任伊始便连遭“开门黑”——对华施压反伤自身,斡旋普京梦断前线。2025年的世界,似乎不按特朗普的牌理出牌,他的总统任期伊始便陷入困境。
特朗普素来将贸易逆差视为眼中钉。他认为,正是中国的“世界工厂”地位,蚕食了美国的制造业根基,影响了民众生计。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全球拓展,似乎也挑战着美元的传统优势。因此,他甫一上任,便将“遏制中国”提升至战略高度。
其核心手段,依旧是那柄他自以为屡试不爽的“关税大棒”。特朗普盘算,中国经济对全球化的高度依赖,意味着只要施加关税压力,对方便会屈服。然而,事态发展远超其预料。
中国并未如其所愿般退让,而是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。这场贸易摩擦,率先冲击的是美国企业:广阔的中国市场变得遥不可及,而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原材料与零部件成本骤升。
部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,甚至倒闭。美国经济整体也因此承压,有研究机构指出,此举无疑加剧了经济衰退的风险。就连科技界的风云人物马斯克,也据传因供应链与市场波动而头疼不已。这番操作,可谓是损人八百,自伤一千。
国内的经济算盘失灵,国际事务同样让特朗普政府头痛不已。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,似乎为他提供了一个扮演“调停人”的机会。特朗普的盘算是,待双方筋疲力尽之际,美国出面斡旋,既可博得声名,又能攫取实际利益。
乌克兰与俄罗斯境内蕴藏的稀土资源,在当前高科技竞争中乃是战略物资。美国本土产业链外移,对这类资源依赖甚深。若能借调停之机,为美国资本打开进入俄乌稀土市场的大门,无疑是一笔可观的交易。
同时,美国在冲突中投入巨大,也急于脱身,以便集中力量应对其认定的首要竞争对手——中国。
基于此,特朗普政府判断俄乌双方已是“强弩之末”,只要美国介入,便能促成和谈。2025年初,和谈风声渐起。到了2月份,一则消息震惊全球:美国绕开乌克兰,与俄罗斯进行了长达四小时的秘密会谈。世界舆论哗然,纷纷猜测战火是否即将熄灭。
为促成此事,特朗普甚至不惜向欧洲盟友施压,默许国务卿迫使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让步。在他看来,只要能稳住俄罗斯,便能稳定欧洲东翼。届时,他便可以“和平缔造者”的身份坐收渔利,继而全力与中国周旋。
然而,特朗普再一次低估了对手,尤其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普京。普京并非易与之辈。尽管俄乌双方均损失惨重——有非官方评估称俄方含雇佣兵在内伤亡近九十万,经济损失高达五千亿美元。乌克兰人口流失逾千万,对其战前约五千万的人口基数而言,已是元气大伤。
但俄罗斯毕竟家底更为殷实。目前俄军仍控制着乌克兰超过百分之十的领土,国内尚有数十万预备役力量未曾动用。
反观乌克兰,在经历数轮动员后,兵员征募已捉襟见肘,征兵年龄下限一再调整。国际观察机构警告,若战事持续至2026年,乌克兰实际控制区人口或将不足一千五百万,国家面临“功能性崩溃”的风险。
在此背景下,普京岂会轻易放弃已吞下的果实,甚至放弃扩大战果的机会?他根本无视特朗普政府抛出的“橄榄枝”,反而持续增兵,在战场上步步为营。特朗普试图借调停俄乌冲突渔利,并抽身应对中国的计划,最终又一次落空。
特朗普式的强硬姿态,在2025年的国际格局中,显得愈发不合时宜。他以为凭借关税恫吓与“极限施压”,便能迫使他国低头。殊不知,世界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单极舞台,其惯用的手法在多极化的趋势下,正逐渐失效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